警钟长鸣,请充分认识溺水事件的危害性
全国多地进入汛期,学生假期,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,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,警钟长鸣,请充分认识溺水事件的危害性,还孩子一个平安健康的暑期。
危险水域
一、危险水域到底危险在哪里?
常见的危险水域除了无人看守的海边,就是野外常见可嬉水的水域,如池塘、河沟、水库、工地积水坑、深水潭。这些地方看似水面平静,实则水底情况复杂,有可能暗藏漩涡,很容易把人冲走;也可能长有水草等植物,容易缠住人的脚;其次是河道泥土松软,孩子很容易陷入泥沼而无法动弹。上述地方通常是大人较少去的地方,如果一旦发现溺水情况,也不容易有人及时施救。
家长监督
二、家长的监督很重要
家长的监督是免除少年儿童去上述危险水域最重要的一环。所以,家长首先要保证孩子远离无人看守的危险水域,随时知道孩子的动向,尽量不让孩子单独或结伴游泳。可参考如下做法:
1.不准私自下水游泳;
2.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
3.不准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
4.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孩子擅自下水施救;
5.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
6.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。
正确做法
三、溺水后的正确做法
(一)溺水后自己如何尽可能争取更多时间等待营救
一旦溺水后,下面这个过程可能会保命,请您一定要仔细看完:
一是保持冷静,身体不要乱动,眼睛尽量保持撑开的状态,寻找周围漂浮物品比如木头、救生圈等,借助这些东西有助于节省体力或者漂浮到安全地带;
二是本身水有浮力,身体在上浮的时候双背张开,顺势向下划水,采取头向后仰的姿势,口鼻露出水面,避免窒息;
三是若肢体出现抽筋,将脚拇趾向前上方持续用力,要尽量伸直腿解除痉挛;
四是不要因为心里害怕而乱动挣扎,也许等不到救援人员来自己就体力耗费尽了;
五是如果在水深两到三米的池子,用脚用力地蹬地,让身体加速上浮。
(二)同伴溺水后,正确的做法
1、碰到同伴或有人溺水,不要慌乱,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,找大人帮忙,同时拨打110报警,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,要迅速派出一人寻求大人帮助。
2、与此同时,迅速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,如救生圈、木板等;如果没有漂浮物,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。
3、寻找竹竿、树枝等递给落水者,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,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,以免被拉入水中。
4、岸上急救溺水者,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、杂草及分泌物,保持呼吸道畅通,并拉出舌头,以避免堵塞呼吸道。
5、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者送溺水者去医院。
(三)同伴溺水后,不正确的做法
未成年人不具备下水救人的能力。手拉手救人,义气长存,精神可嘉,但这种方式却极其危险。因为落水者力大无比,稍有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,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。
四、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溺水事件的心理辅导
1 、观看中小学生(幼儿)预防溺水专题教育片。
2、请家长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和身心特点,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,如果自己的孩子正义感和侠气满满,家长要让孩子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,远离危险水域,一旦遇到溺水者,要进行正确施救,且不可盲目施救,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。
五、室内泳池
儿童在室内泳池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
游泳是磨炼人的意志、锻炼身体的良好方式。暑期来临,虽然是在室内泳池游泳,但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,防止发生溺水事故。
1、不要空腹或饱饭后游泳
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,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、乏力等意外情况;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,还会产生胃痉挛,甚至呕吐、腹痛现象。
2、不要剧烈运动后游泳
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,会使心脏加重负担;体温的急剧下降,会使抵抗力减弱,引起感冒、咽喉炎等状况,万一身体不适,在水中游泳也是一种安全隐患。
3、不要去深水区游泳
不会游泳者,不要游到深水区,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。游泳馆湿滑,请遵守游泳馆相关规定,不追逐打闹;家长要看管好孩子,不要离开大人的视线,不贸然让孩子独自前往深水区域。
六、预防幼儿溺水的措施
1、教育孩子不要到水库、河边等有水源的地方戏水玩耍。
2、雨天行走,如果路过井边或有水源的地方要格外小心。
3、教育孩子充分认识到溺水的危害性。